第293章 张硕成了华夏新首富?(万字大章)-《天天撒币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就算想通过复杂的交叉持股来进行遮掩,也是完全做不到的。

    “要不先这样。”

    张硕自个儿倒是有了主意,“将我名下持有的20%的萌芽集团股权,转给春苗基金托管,当然投票权还是授权给我。你觉得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可以是可以。”

    蒋悦倒是也没有反对,将股权转给公益基金也是惯常做法,“问题是,就算春苗基金托管了20%的萌芽股权,你名下也还是持有47%的萌芽股份。”

    意义其实并不大。

    “能稀释一点是一点吧,至少不会再被冠上首富之名了。”

    即便是按照报纸上的千亿估值,托管了20%的萌芽股权之后,张硕的个人资产就将从648.56亿,一下降到454.96亿。

    瞬间就缩水了两百亿的个人财富。

    未来如果有需要,张硕还可以将更多的萌芽股权划转到春苗基金。

    至于说,张硕为什么不一口气将大部分股份划转到春苗基金,自己隐身幕后,那当然也是在防备着春苗基金出现什么变故。

    在确保春苗基金绝对的安全之前,张硕个人必须持有足够多的股份。

    况且。

    近两百亿资产的注入,已经足够让春苗基金一举跻身国内公益基金前列。

    也已经足够高调了。

    “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,将来春苗基金仅仅凭借萌芽的年终分红,就能维持公益资金运转,也能打消外界对于春苗基金能否持续的疑虑。”

    萌芽集团现在账面确实还是一个亏损状态,但这种亏损并不会持续很久,等到麦粒科技真正做起来,实现盈利几乎是必然的。

    合适的时候。

    萌芽当然也要进行分红,虽然真正的股东就张硕一人。

    “明白,我这就去让法务部拟合同。”

    不管怎么说,对于张硕舍得拿出20%的萌芽股权来做公益,蒋悦是极为赞赏的,也乐见春苗基金规模越做越大。

    至于说由此引发的减税,其实都是细枝末节。

    ………

    等到蒋悦离开,张硕面色微微阴沉,喃喃自语:“这些个躲在阴暗角落的蟑螂老鼠,真的是贼心不死啊。”

    张硕不确定,这是否又是一起针对他的阴谋。

    但必须要予以足够重视。

    划拨一部分个人股权到春苗基金,只是治标不治本,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,虽然划拨,但这不会股权其实还是掌控在张硕手里。

    换汤不换药。

    张硕现在就很庆幸,当初选择将个人资金交给风雷基金运营,如果风雷基金的那些投资,也都是以萌芽名义进行的。

    那么,等到被投资的独角兽企业一家家做大,那萌芽所积蓄的财富将是无法想象的庞大,难免不被人冠以“垄断”之恶名。

    将来处境势必会更加的艰难。

    由风雷基金分摊掉一些风险,同时借助私募基金的便利性,在独角兽长大之后,适时选择退出,就没那么惹眼了。

    无形之中替张硕消除了很多潜在的风险。

    想到这,张硕罕见给二叔去了电话,“二叔,有件事要麻烦您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。”

    电话另一头的唐毅就很稀罕,张硕可是很少向他张口的,尤其是像现在这样打电话,以往就算有沟通,也是在小院面对面沟通。

    “是这样的……”

    张硕将新闻报道的事情,一五一十说了。

    “你是怀疑,有人在背后给你捅刀子?”唐毅神情也严肃起来。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“放心吧,这件事交给我来处理。”

    无论是站在官方立场,还是叔侄立场,唐毅都有充分的理由保护好张硕,让张硕免于受到外界不必要的压力或者手段伤害。

    “谢谢二叔!”

    张硕就长长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在华夏,处理这样的事情,还得是走上层渠道。

    “跟我还客气啊?”

    谈完正事,就连唐毅都忍不住八卦一下,“萌芽估值,真的值一千亿?”

    “没有影的事,顶天了也就七八百亿吧。”

    张硕难得凡尔赛一下。

    事实上,哪怕现在有投资机构想以千亿估值来投资萌芽,张硕都不会接受,出让十几个点的股份,换取百来亿发展资金。

    根本就不值当!

    因此,在张硕心中,萌芽集团的估值其实是要超过千亿的。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唐毅却是大受震撼,这有区别吗?

    实在很难形象,才短短一年多的时间,张硕仅凭一己之力,没搞什么歪门邪道,就将萌芽从无到有,硬生生做到了如今这个规模。

    称之为奇迹,是一点都不过分。

    谷菾

    跟着,张硕又将计划将一部分萌芽股份划转到春苗基金的事跟二叔说了,就算是跟官方做了报备,也等于是又叠了一层厚厚的buff。

    “这件事你做的对,我很支持。”

    唐毅就很欣慰,“取自于民,还之于社会,这才是真人杰!”

    这等胸襟气魄,别说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了,就是六七十岁的老江湖,怕是都未必能有,如何又不让人赞叹呢?

    又或者说。

    某种意义上,正因为张硕年轻,气盛,还没有被泼天的财富侵蚀、捆绑,所以才更加的不将个人财富过于看重,转而更加注重成功本身。

    哪里像一些老奸巨猾,宁愿顶着卖国贼的骂名,也要将财富死死搂住。

    守财奴实锤了!

    ………

    下午。

    张硕将吕凯叫到办公室,笑着说道:“你之前不是提议,设立独立的投资公司来运作集团的投资业务吗?我同意了,新的公司,就叫萌芽投资吧。”

    上午的变故让张硕意识到,有些事情必须要加速推进了。

    说起来。

    萌芽集团一开始的名字就叫萌芽资本,兜兜转转,却是又回到“原点”。

    当然了,设立独立的投资公司,并不代表说萌芽投资就要真的独立运营,实质还是交给集团投资并购部操作。

    只是在签署投资合同的时候,不再用萌芽集团,而是改用萌芽投资。

    这么做,一方面是方便独立的财务核算,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萌芽集团将利润划转到萌芽投资,再用于投资业务。

    而且也有利于对萌芽集团、萌芽投资做一定的切割。

    等于是上了一个双保险。

    “将粒子基金,以及萌芽集团持有的无疆科技、瓦力智造、林德新能源等公司的股权,全部转移到萌芽投资名下,理顺彼此的关系。”张硕吩咐。

    “好的。”

    吕凯就很期待,笑着问:“您这是想在投资业务上,重新大展拳脚了?”

    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。

    作为萌芽集团新一任的轮值总裁,虽然免不了要香江、滨海两头跑,吕凯却是乐在其中,很是期望在任上做出一番成绩来。

    投资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抓手。

    “千万别多想!”

    张硕当场就掐断了吕凯的奢望。

    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,集团在投资业务上仍旧将维持审慎态度,即便是要投资,那也是为集团业务部门服务,而不是盲目投资。”

    原时空的腾达就是前车之鉴。

    在确立“流量+资本”的打法之后,腾达打着“将半条命交给竞争对手”的旗号,利用手里充足的现金流,再以流量为驱动,在投资市场上呼风唤雨。

    投资最频繁的一年,一年内就投资了上百家公司。

    因为只做“纯财务投资的战略投资人”,腾达甚至一度扭转了其在创业圈的形象,从苟日的腾达,变成人见人爱的腾达。

    受到无数创业者的追捧。

    初创公司一旦被腾达看上,似乎就意味着要流量有流量,要资金有资金。

    能不欢迎吗?

    惊冬、霉团、拼夕夕等一批独角兽企业,就是在腾达的加持之下,纷纷迎来腾飞,也让腾达在投资业务上赚的是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极大地推动了腾达营业收入的增长。

    当年那张火遍全网,腾达系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聚餐的合影照片,也成了腾达“流量+资本”战略取得成功的最好注脚。

    造就了一个朋友遍天下的腾达。

    可独属于腾达的高光时刻,拢共也维持了不到五年时间,随着短视频崛起,腾达以icq、薇信为枢纽筑起的流量护城河遭受挑战。

    跟着就是官方政策调整,腾达的游戏业务也遭受重创。

    两大核心业务接连受挫,一下就将打碎了腾达之前看似牢不可破的金甲战衣,股价一路下跌,甚至是遭受腰斩。

    而彼时的腾达,又被戏称为“没有梦想的腾达”。

    一切又仿佛回到了原点。

    重重压力传导之下,为了调整部署,削减开支,砍掉边缘项目,就连腾达都不得不开启大规模的裁员,甚至一度引发网上热议。

    有鉴于此。

    张硕当然不可能在投资业务上狂飙突进,而忘了投资的本质。

    风投、投行们做投资,本质就是赚钱。

    这没什么好说的。

    可像萌芽集团旗下这样的投资部门,本质是为业务部门服务的,赚钱当了也很重要,但却只是次一级的目的。

    腾达就是没有搞清楚这一点,才摔了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更何况说,相比腾达的财大气粗以及专注于互联网行业,萌芽在资金上比不上腾达,在业务上的野心又比腾达要大。

    怎么可能在投资业务上持续加码?

    审慎投资才是正道。

    “好吧!”

    吕凯虽然受挫,却并不气馁,“那,我之前提议的申请金融牌照的事情?”

    “也可以推进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