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张硕最近经营思路的转变,也体现在对金融的态度上,不再是畏之如蛇蝎,避之不及,而是开始尝试着去了解。 说到底,金融也只是一种杠杆工具,好与坏,全看怎么使用。 萌芽不能因噎废食。 吕凯的建议,是以薇信2012年即将推出的“零钱”功能为抓手,成立一家单独的金融服务公司——萌芽金融。 再申请一张金融牌照,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。 跟原时空腾达的打法没什么不同。 对此,张硕当然要给予一定的限制,不能重走腾达的老路,竖起两根手指,“前提是,对于这家公司,我有两点硬性要求。” “您说。” 吕凯就很重视,掏出记事本。 “第一,我们要申请成立的不是普通的金融服务公司,而是一家金融控股公司,将萌芽集团旗下所有跟金融相关的业务都纳入这家金融控股公司,不留死角,自觉接受全方位的监管,健全风险隔离措施,规范关联交易。” 合规合法是张硕的底线,尤其是在敏感的金融行业。 “第二,不搞高杠杆,不搞abs循环套娃,有多少注册资金,多少的资本金,就做多大的事情,心不能野,更不能踩红线。” “这样的话,能操持的盘子就很有限啊。”吕凯就不甘心。 如果萌芽金控的注册资本金是三十亿,按照相关规定,那么就可以按照十倍注册资本的杠杆率放贷。 也就是说,最多将可以承接三百亿的线上小额贷款。 如果和银行联合放贷,按照规定,联合贷款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%计算,则萌芽金控最多可承做一千亿的线上小额贷款。 看上去也不少,但肯定还是差点意思。 “我也没想要把盘子做的太大,主要是风险可控。” 张硕语重心长。 “我同意设立萌芽金控,主要还是为了将来集团融资方便,并没有想过要依靠这种线上贷款来赚取太大的利润。有些利润,不碰也罢。” 随着萌芽集团规模越来越大,赚的越来越多,对资金的渴求也会越来越大,相应的融资难度、融资成本也会逐渐提高。 想从银行获得大量贷款,指定是不现实的。 海外融资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渠道,但也不是万能的。 公司债更是不能经常发。 相比之下,利用薇信支付跟零钱,以相对较低的贷款利息,从薇信用户那里积少成多,获取贷款,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 属于是双赢。 在外界眼里,萌芽集团未来的发展或许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,但是在张硕这,随着游戏、社交两大业务逐渐成型,萌芽集团未来的确定性其实是一直在往上走的,想亏本都难。 既然是这样,那么萌芽金控把钱借给萌芽集团,就是一个低风险事件。 自然也就是双赢! “行吧!” 张硕在集团毕竟是说一不二,吕凯也只能选择妥协。 更何况说,无论是萌芽投资,还是萌芽金控,现在都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,首先是要将这两家公司给做起来。 其他的事情,以后再说。 “两家公司的筹建工作,就有劳你全权负责了。后续这两家公司的经营,连同骄阳控股,也仍旧是归你分管,负责人直接向伱汇报。” 刚敲打了一下吕凯,张硕却是很快又送上一把红枣。 “谢谢张总!” 吕凯果然一下就舒服了。 之前他只负责海外事业部,职权难免单薄了些,现在又同时负责萌芽投资、萌芽金控,等于是成为集团投资、金融相关业务的主要负责人。 地位一下就上去了。 半年之后,哪怕卸任轮值总裁职位,在集团也能挺直腰板。 而站在张硕的角度,管理着这么大一家集团企业,自然要懂得下方手中的权力,做到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。 萌芽集团现有的三位副总裁中—— 蒋悦主管行政、公益以及职能部门,吕凯主管海外、投资以及金融相关,顾铭章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麦粒科技,集团这边只是“兼职”。 加上人资总监伍佘元,运营总监赵铭传这两位“哼哈二将”,集团高管配置只能说是勉强够用,但还远没有到尽善尽美的程度。 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,萌芽还要增设新的副总裁。 最好是能够增加一位主管互联网业务的副总裁,分管青鸟互娱、青禾科技以及青云数据这三家互联网相关的子公司。 随着时间推移。 张硕已经是越来越没有精力,去直接管理下属子公司了。 “张总,萌芽投资、萌芽金控这两家新公司,资金方面怎么安排?”吕凯却是个想做事的,已经迫不及待张嘴要钱了。 倒不是说吕凯没有耐心。 实在是萌芽集团出售71助手、魔图秀秀的那一百二十亿资金,虽然还没有到帐,明里暗里就已经被很多人盯上了。 都想着要从中分一杯羹。 如果不早点出手,真要等到两家新公司筹建到位,怕是黄花菜都凉了。 “萌芽投资有粒子基金撑着,暂时只计划划拨十亿资金。萌芽金控就按照三十亿的预算来做,一千亿的放贷规模也足够了。”张硕倒也不小气。 手里有充足的资金,做起事清来,自然就底气十足。 “谢谢张总!” 吕凯当然更高兴了。 两家新公司加在一起,等于是一口气拿掉一百二十亿资金中的三分之一,自然不敢再奢望更多, 再不知足,那就有些贪心了。 ……… 第二天。 关于张硕成为新首富的事情,还在悄悄发酵。 虽然二叔那边已经在着手处理,蒋悦也已经联系了多家主流网站,提前做好了预防措施,但还是没能拦住相关消息流传到网上。 事实也证明。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,只要对手有心,相关消息是不可能堵住的。 最多只能压一压热度。 可张硕本身就是自带话题热度的超级“网红”,又涉及到华夏首富这等超级劲爆的话题,想压也压不住。 还没等二叔那边处理到位,网上舆论就提前被引爆。 “我去,没看错吧,萌王这就成新华夏首富了?” “感觉太不真实了。” “应该是噱头吧,萌芽再牛,能比得过三巨头吗?” “就是,除了游戏,萌芽好像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吧?最多也就是一个低配版的腾达,怎么就成新首富了?” 果然。 网友逆反心理是很严重的,更有些仇富。 之前还很支持张硕的人,眼见张硕年纪轻轻,突然就被冠以首富之名,本能地感到被冒犯,当场就跳反起来。 可见人性之复杂。 当然也有理性派,“我觉得很合理啊,按文章说的,光青橙集团就估值160亿,萌芽集团整体估值破千亿,难道不很正常吗?” “就是!” “萌王个人财富暴涨,那是因为萌王持有的萌芽股份多,不像别个创业者,大部分股份都被投资机构拿走了。” “楼上正解!” “有些人就是眼红,见不得别人的成功。” “那既然张硕这么成功,怎么不把钱给捐了?六百多亿的个人财富,全国一人发一万,那都是绰绰有余了吧?” “呵呵,楼上智商堪忧,小学还没毕业就不用出来混了。” “人家凭本事赚到的钱,为什么要都捐了?你怎么不把自己的工资捐了,哪怕是捐个一千两千,我都敬你是条汉子!” “楼上跟一个吃泡面的较什么真啊,话说回来,萌芽在公益上投入的还少吗?已经是遥遥领先其他互联网企业了,好吗?” “就是,最讨厌那些逼捐的了,看似圣母,实则绿茶!!” “大家就看个乐吧,这事明显是记者在哗众取宠,接下来就看萌芽那边会怎么回应就对了,千万别被人带了节奏。” “期待+1!” 不得不说,张硕在网上还是很得人心的,虽然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跳反的,还有一些浑水摸鱼带节奏的,但整体还好。 至少没有形成上下一致,口诛笔伐的浪潮。 而这样的舆论趋势,估计会让那些躲在阴暗角落,企图看一出好戏的阴谋者感到失望吧? 归根结底。 还是萌芽坚持做公益赢得了人心,叠的光环在关键时刻生效。 可见是做对了。 ……… 萌芽大厦。 “张总,我没想到,舆论发酵会这么快。”蒋悦就很自责。 虽然网上的舆论整体还好,但事情毕竟已经是被捅了出去,而且舆论还在持续发酵,之后会发生什么突发状况,实在是不好预判。 可以肯定的是。 经过这一轮“曝光”,张硕是彻底成了华夏家喻户晓的名人,不管能不能坐实华夏首富之名,其拥有的惊人财富,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。 一下就把张硕推到了风尖浪口。 正所谓:“人怕出名,猪怕壮。” 张硕现在是既出名,又很壮,指不定被多少人惦记着呢。 “跟你没关系。”张硕倒是很镇定,“舆论发酵这么快,反倒是基本可以确定,这件事从头到尾,就是有人想要在背后搞我。” “对方蓄谋已久,以有心算无心,想要阻止,肯定是拦不住的。” “这样也好。对方这回主动跳了出来,总好过一直躲在臭水沟里,等到我们虚弱的时候,再跳出来,给予我们致命一击。” “就当是提前挤掉脓包吧!” 蒋悦就很佩服张硕的镇定,请示道:“那,现在启动预案?” 既然萌芽内部已经把这件事定义为一场公关危机,那自然就不可能只有一套方案,昨天晚上蒋悦一直在公司熬夜加班,就是在连夜准备各种预案。 防的就是这种突发状况。 “启动吧!” 张硕站在落地窗前,远方天际有乌云飘过。 第(3/3)页